你好,我是winter。

今天我们进入CSS的学习。CSS是前端工程师几乎每天都要用的技术了,不过CSS的学习资料却是最糟糕的,这是因为CSS并没有像HTML和JavaScript那样的一份标准文档。

如果我们到W3C的网站上搜索看看,可以得到一些信息:

https://www.w3.org/TR/?title=css

在这里,我们一共看到了98份CSS相关的标准,它们各自从一些角度规定了CSS的特性。

这里我们暂且去掉Working Draft状态的标准,可以得到22份候选标准和6份推荐标准。

既然我们的专栏内容强调去系统性学习CSS,于是,面对这22+6份标准,我们就又需要一条线索,才能把这些离散的标准组织成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形式。

在这样的需求下,我找到的线索就是CSS语法,任何CSS的特性都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结构表达出来,所以语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大多数CSS特性。

CSS语法的最新标准,你可以戳这里查看:

https://www.w3.org/TR/css-syntax-3/

这篇文档的阅读体验其实是非常糟糕的,它对CSS语法的描述使用了类似LL语法分析的伪代码,而且没有描述任何具体的规则。

这里你就不必自己去阅读了,我来把其中一些有用的关键信息抽取出来描述一下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
我们拿到这份标准可以看到,去除空格、HTML注释等无效信息,CSS的顶层样式表由两种规则组成的规则列表构成,一种被称为 at-rule,也就是at 规则,另一种是 qualified rule,也就是普通规则。

at-rule由一个 @ 关键字和后续的一个区块组成,如果没有区块,则以分号结束。这些at-rule在开发中使用机会远远小于普通的规则,所以它的大部分内容,你可能会感觉很陌生。

这些at规则正是掌握CSS的一些高级特性所必须的内容。qualified rule则是指普通的CSS规则,也就是我们所熟识的,由选择器和属性指定构成的规则。

# at 规则

好了,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,CSS语法的整体结构,接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一个体力活,从所有的CSS标准里找到所有可能的 at-rule(不用谢,我已经帮你找好了,如果页面定位不准,你可以打开页面搜索关键字)。

这里的每一种@规则背后,都是一组CSS的知识。在我们的课程中,有些会重点介绍,不过,为了先给你建立起一个整体的认知,我们这里会给所有的@规则提供一些简单的例子和介绍。

# @charset

@charset用于提示CSS文件使用的字符编码方式,它如果被使用,必须出现在最前面。这个规则只在给出语法解析阶段前使用,并不影响页面上的展示效果。

@charset "utf-8";

# @import

@import用于引入一个CSS文件,除了@charset规则不会被引入,@import可以引入另一个文件的全部内容。

@import "mystyle.css";
@import url("mystyle.css");


@import [ <url> | <string> ]
        [ supports( [ <supports-condition> | <declaration> ] ) ]?
        <media-query-list>? ;

通过代码,我们可以看出,import还支持 supports 和media query形式。

# @media

media就是大名鼎鼎的media query使用的规则了,它能够对设备的类型进行一些判断。在media的区块内,是普通规则列表。

@media print {
    body { font-size: 10pt }
}

# @page

page用于分页媒体访问网页时的表现设置,页面是一种特殊的盒模型结构,除了页面本身,还可以设置它周围的盒。

@page {
  size: 8.5in 11in;
  margin: 10%;

  @top-left {
    content: "Hamlet";
  }
  @top-right {
    content: "Page " counter(page);
  }
}

# @ counter-style

counter-style产生一种数据,用于定义列表项的表现。

@counter-style triangle {
  system: cyclic;
  symbols: ‣;
  suffix: " ";
}

# @ key-frames

keyframes产生一种数据,用于定义动画关键帧。

@keyframes diagonal-slide {

  from {
    left: 0;
    top: 0;
  }

  to {
    left: 100px;
    top: 100px;
  }

}

# @ fontface

fontface用于定义一种字体,icon font技术就是利用这个特性来实现的。

@font-face {
  font-family: Gentium;
  src: url(http://example.com/fonts/Gentium.woff);
}

p { font-family: Gentium, serif; }

# @ support

support检查环境的特性,它与media比较类似。

# @ namespace

用于跟XML命名空间配合的一个规则,表示内部的CSS选择器全都带上特定命名空间。

# @ viewport

用于设置视口的一些特性,不过兼容性目前不是很好,多数时候被html的meta代替。

# 其它

除了以上这些,还有些目前不太推荐使用的at规则。

  • @color-profile 是 SVG1.0 引入的CSS特性,但是实现状况不怎么好。
  • @document 还没讨论清楚,被推迟到了CSS4中。
  • @font-feature-values 。todo查一下。

# 普通规则

接下来我们进入qualified rule,也就是普通规则的部分,看看这里有什么需要我们记住的内容。

qualified rule主要是由选择器和声明区块构成。声明区块又由属性和值构成。我在下面的列表中,介绍了这部分语法的组成要点。

  • 普通规则
    • 选择器
    • 声明列表
      • 属性
        • 值的类型
        • 函数

# 选择器

我们先来看看选择器,它有一份独立的标准,我们可以参考这个网址:

https://www.w3.org/TR/selectors-4/

这份标准不在我们前面的过滤条件中,它属于CSS和HTML共用的标准。

关于选择器的叠加规则等知识我们后文会专门的一节课程来讲,这里我们就从语法的角度介绍一下选择器。

在选择器标准的最后,附有一张选择器的语法表,从这份语法表,我们可以理清楚记忆选择器的思路。

我们从语法结构可以看出,任何选择器,都是由几个符号结构连接的:空格、大于号、加号、波浪线、双竖线,这里需要注意一下,空格,即为后代选择器的优先级较低。

然后对每一个选择器来说,如果它不是伪元素的话,由几个可选的部分组成,标签类型选择器,id、class、属性和伪类,它们中只要出现一个,就构成了选择器。

如果它是伪元素,则在这个结构之后追加伪元素。只有伪类可以出现在伪元素之后。我在下面用一个列表(不太严谨地)整理了选择器的语法结构:

我们在这里可以参考一个示例图:

(语法结构分析示例)
看完了选择器,我们继续来看看声明部分的语法。

# 声明:属性和值

声明部分是一个由“属性:值”组成的序列。

属性是由中划线、下划线、字母等组成的标识符,CSS还支持使用反斜杠转义。我们需要注意的是:属性不允许使用连续的两个中划线开头,这样的属性会被认为是CSS变量。

CSS Variables标准中,以双中划线开头的属性被当作变量,与之配合的则是 var 函数:

:root {
  --main-color: #06c;
  --accent-color: #006;
}
/* The rest of the CSS file */
#foo h1 {
  color: var(--main-color);
}

的部分,主要在标准 CSS Values and Unit,根据每个CSS属性可以取到不同的值,这里的值可能是字符串、标识符。

CSS属性值可能是以下类型。

  • CSS范围的关键字:initial,unset,inherit,任何属性都可以的关键字。
  • 字符串:比如content属性。
  • URL:使用url() 函数的URL值。
  • 整数/实数:比如flex属性。
  • 维度:单位的整数/实数,比如width属性。
  • 百分比:大部分维度都支持。
  • 颜色:比如background-color属性。
  • 图片:比如background-image属性。
  • 2D位置:比如background-position属性。
  • 函数:来自函数的值,比如transform属性。

这里我们要重点介绍一下函数。一些属性会要求产生函数类型的值,比如easing-function会要求cubic-bezier()函数的值:

CSS支持一批特定的计算型函数:

  • calc()
  • max()
  • min()
  • clamp()
  • toggle()
  • attr()

**calc()**函数是基本的表达式计算,它支持加减乘除四则运算。在针对维度进行计算时,calc()函数允许不同单位混合运算,这非常的有用。

例如:

section {
  float: left;
  margin: 1em; border: solid 1px;
  width: calc(100%/3 - 2*1em - 2*1px);
}

**max()、min()和clamp()**则是一些比较大小的函数,max()表示取两数中较大的一个,min()表示取两数之中较小的一个,clamp()则是给一个值限定一个范围,超出范围外则使用范围的最大或者最小值。

toggle()函数在规则选中多于一个元素时生效,它会在几个值之间来回切换,比如我们要让一个列表项的样式圆点和方点间隔出现,可以使用下面代码:

ul { list-style-type: toggle(circle, square); }

attr()函数允许CSS接受属性值的控制。

# 总结

在这一部分,我们介绍了CSS语法的总体结构,CSS的语法总体结构是由两种规则列表构成,一种是at 规则,另一种是普通规则。

在at规则中,我举了13个以上的例子,并逐个进行了简单的介绍。而在普通规则的部分,我介绍了选择器和声明区块是普通规则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
并且,我给出了一个(不太严谨)的选择器语法结构,声明区块则由属性和值构成,这一部分我们重点介绍了函数。

从整体上去掌握内容,再去定位到单个细节,这对于我们学习CSS有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。

最后,给你留一个思考问题,CSS的函数有很多,本文也提到了不少,请你也一起查阅资料,试着总结一下,你能找到多少种CSS函数?